痔瘡病人的注意事項
痔瘡病人應注意以下幾點,有助于恢復,減輕痛苦。
一、切勿體位不變
所謂體位不變,是指從事久坐的文職人員和久站、久蹲的體力勞動者,工作時幾乎終日保持固定的體位,可導致痔靜脈血液回流不暢,發(fā)生血瘀而形成或加重痔病。
因此應該適當變換體位,多活動一下下肢,以促使痔靜脈血液循環(huán)?;螂S時做幾次“提肛運動”一即有意識地收縮肛門,每次10~20分鐘,工作時間、臨睡前、醒后都可做,方法簡便,又不影響工作,持之以恒能獲得防治的良效。
二、切勿辛辣刺激飲食
中醫(yī)學認為辣椒、胡椒、酒(特別是烈性的白酒)等刺激性食物是痔病患者的大忌。因為辛辣食物不僅可引“火”致燥,加重便秘,而且可因強刺激擴張血管,加快全身血液循環(huán)而使痔核加重瘀血。
發(fā)生水腫或炎癥,即使是手術多年后的痔病患者,常飲烈性酒、好吃辣椒,還會產生肛門出血或引起復發(fā)。
三、便秘和腹瀉
痔病患者常因痔腫的增大或炎癥水腫而造成習慣性便秘。而便秘又使直腸內的糞塊長時間固定在一個體位,壓迫痔靜脈血液回流,而加重痔病,排便時的屏氣、用力,又會促使痔表面血管破裂而出血或使痔核脫出肛外,造成細菌感染發(fā)生炎癥或水腫。
因此,痔病患者平時要多吃新鮮蔬果和含纖維素多的食物,以保持大便暢通、定時排便。
而胃腸道感染的腹瀉,或長期服用導瀉藥,大便次數(shù)的增多,又會刺激直腸和肛門,使痔靜脈回流受阻,而加重痔核炎癥、水腫。
四、個人衛(wèi)生
療病患者在排便后,都應該勤洗肛門,保持清潔,減少感染機會,因排便時使痔核脫出者,便后需用柔軟、干凈的糞紙擦凈后,用溫開水洗凈,再用紗布或衛(wèi)生紙涂上痔瘡膏或其它潤滑劑,輕輕托納回肛內。
痔病患者日常大便后,切忌用硬紙、報紙、不潔的毛糙紙揩拭肛門,以避免因此而引起的感染發(fā)炎。
此外,應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以增強體質,有益于減少發(fā)作。發(fā)作期間應少蹲、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