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淺表性胃炎如何調(diào)理
飲食上調(diào)養(yǎng)總原則:無刺激性,含低纖維質(zhì),易于消化,具有足夠營養(yǎng)的飲食;少食多餐;進餐時要放松,保持心情愉快。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發(fā)病多與飲食因素有關,如長期飲用烈性酒、濃茶、咖啡、過量的辣椒調(diào)味品以及攝入過咸、過酸與過粗糙的食物反復刺激胃粘膜。更重要的還有不合理的飲食習慣、飲食不規(guī)律、暴飲暴食等或由于蛋白質(zhì)和B族維生素長期缺乏使胃粘膜變性。主要表現(xiàn)是上腹飽悶感或疼痛、食欲不佳、惡心嘔吐、燒心腹脹等癥狀。
鑒于飲食對淺表性胃炎的致病有關,所以飲食調(diào)理對治療淺表性胃炎有著重要的意義。
1.避免吃各種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濃縮咖啡、生蒜芥末等對胃粘膜有損傷的食物,同時避免吃過硬、過酸、過辣、過冷、過熱和過分粗糙的食物??蛇x用易于消化食品并注意少用油炸、油煎等烹調(diào)方法。食物宜清淡軟爛。
2.增加營養(yǎng)、注意選擇營養(yǎng)價值高的蛋白質(zhì)食品和維生素豐富的軟食,如牛奶、豆腐、胡蘿卜和一些發(fā)酵的食品,食物要細嚼慢咽。
3.飲食要有規(guī)律,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減輕胃部負擔。三次正餐食量較少可于餐間定時加餐。注意食物搭配,最好有干有稀,有蛋白質(zhì)食品也有少量主食。
【慢性淺表性胃炎保健小處方】
1、生活有規(guī)律,心情樂觀,戒煙忌酒,切勿暴飲暴食或饑飽不均。
2、少食多餐,避免難消化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如咖啡、辛辣之物。
3、有胃悶脹、泛酸、噯氣者,宜用嗎丁啉或胃復安,飯前半小時服用。
4、有胃部脹痛者,可用解疼劑或其他有止痛作用的胃藥。
5、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中有極少數(shù)人惡變胃癌,因此每年須進行一次胃鏡復查。
慢性胃炎是胃粘膜上皮遭到各種致病因子的反復侵襲而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由于粘膜的再生改造,最后導致固有的腺體萎縮。
病因病機
西醫(yī)認識
病因
一般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和免疫因素為主要因素。飲酒、飲食不節(jié)、精神因素、可致胃粘膜損傷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及膽汁反流等為其誘發(fā)因素。
病理
淺表性胃炎的炎癥限于胃小凹和粘膜固有膜的表層,上皮細胞變性,小凹上皮增生及固有的膜細胞浸潤,引起粘膜充血、水腫、滲出。多發(fā)于胃竇,有時有少量糜爛及出血,部分患者在胃竇有較多的糜爛灶,或伴疣壯凸起,稱慢性糜爛性或疣狀胃炎。
萎縮性胃炎,炎癥深入粘膜固有膜,導致固有的腺體萎縮,使粘膜層變薄,粘膜皺襞平坦,甚或消失,常伴有腸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部分患者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diào),使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返流入胃,由于該內(nèi)容物有膽汁的返流,而引起膽汁返流性胃炎。
慢性胃炎多合并膽結石或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中醫(yī)認識
脾胃虛弱為其內(nèi)在因素,飲食不節(jié)、情志所傷、勞逸過度為其誘發(fā)因素。
飲食不節(jié),積滯不化,郁遏氣機;憂思惱怒,肝失疏泄,氣滯胃腕;過度辛勞則耗耗傷氣血,過度安逸則氣機不舒。
脾胃素虛,加之以上諸因素致氣機不暢,郁滯胃脘,升降失常是本病的基本病機。
癥狀辨證
慢性胃炎大多無明顯癥狀,部分患者出現(xiàn)上腹飽脹不適、胃脘隱痛、嘈雜噯氣、厭食惡心等。一般胃體胃炎可見厭食、體重減輕,或伴貧血;胃竇胃炎或伴膽結石,尤其是膽汁返流較多者,可引起急性糜爛而出現(xiàn)明顯疼痛、嘈雜、灼熱等,嚴重時可出現(xiàn)小量上消化道出血,如嘔血、黑便等。
慢性胃炎在中醫(yī)書籍中多屬胃痛、痞滿、噯氣、嘈雜等范疇。
本人經(jīng)多年探索,歸納出脾胃虛弱、睥虛積滯、胃氣上逆、肝胃不和等證型,可合并肝膽火勝、腸腑濕熱等。
中醫(yī)治療
以健睥消積、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為主。
以枳實消痞丸為主加減
枳實消痞丸系金元時代明醫(yī)李東垣所創(chuàng),“治心下虛痞,惡食懶倦,開胃進食。”原方為丸劑,我經(jīng)多年探索,用本方加減做湯或濃縮加工做丸散劑,治療慢性胃炎,效果很好。
枳實10-12g黃連10-20g生姜6g半夏10g
厚樸10-15g人參10-20g炙甘草6g
白術10-15g茯苓10g麥芽15g
主治: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見胃痛、胃脹、痞滿、噯氣、嘈雜、泛酸、惡心、食欲不佳等癥狀者均可用本方辨證加減治療。
虛寒者,減黃連加砂仁、吳茱萸;肝胃不和者,合柴胡疏肝散;肝火犯胃者,合金鈴子散加黃芩;胃氣上逆明顯者,加蘇梗,肝膽火甚者,加柴胡、黃芩;腸腑濕熱者,加木香;用量可按寒熱虛實增減。
保健常識
(1)合理飲食,以防積滯傷及脾胃;(2)戒煙酒,忌過食辛辣,以避免對胃粘膜的反復刺激;(3)保持心情舒暢,以免情志刺激;(4)勞逸結合,以調(diào)和胃腸功能。
病歷舉例
張學伍,男,35歲,因胃脘脹痛,嘈雜于2003年3月8日就診。
自述患慢性胃炎10余年,時輕時重,這次復發(fā)并加重4月余,多方治療無效?,F(xiàn)覺胃脘脹痛明顯,食后加重,伴嘈雜噯氣,輕度惡心,大便秘結,疲乏氣短。
胃鏡提示:胃體部粘膜紅白相間,以紅相為主。胃竇部粘膜充血、水腫,可見糜爛和滲出。
查:患者消瘦,面色無華。中上腹壓痛。
舌苔厚稍黃,脈沉稍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