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暈厥
近期,《歐洲心臟雜志》(Eur Heart J)發(fā)表一篇有關急診暈厥患者臨床治療的論文,以下為文章的要點匯總。1.在急診暈厥診療中,主要有三個令臨床治療更為棘手的問題,分別是暈厥表現存在廣泛變異、暈厥治療費用過高及暈厥治療的有效性。北美和歐洲暈厥治療的多學科專家正致力為急診暈厥診療撰寫出可行的指南共識。
2.暈厥主要是由于全腦短暫低灌注狀態(tài)而引起的一過性意識喪失,其臨床特征為起病急驟、病時短暫及可自行完全恢復。
3.臨床醫(yī)生結合患者表現及自己的判斷,評估暈厥患者病情應包括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心電圖檢查、血壓檢查(仰臥位及站立位)、及一系列后續(xù)檢查,如血常規(guī)及胸片檢查。
4.對于病因不明的暈厥患者,尚不清楚住院是否能減少不良事件;在決定住院治療之前,需考慮費用、不良事件及住院臨床治療效果三個問題。
5.盡管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關注生物學標志物(肌鈣蛋白或腦鈉肽)指導暈厥患者風險分層,但不推薦將這些生物學標志物檢測納入常規(guī)檢查。
6.如暈厥患者存在下述特征,可考慮其屬于高?;颊撸?br/>
勞累后暈厥、仰臥位暈厥、暈厥伴新發(fā)胸部不適、暈厥發(fā)作前心悸;
存在猝死家族史;
心衰、主動脈狹窄、左室流出道疾病、擴心病、肥心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左心室射血分數<35%、室性心律失常病史、冠心病、先心病、心肌梗死病史、肺動脈高壓、置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治療史;
血紅蛋白<9 g/dL、急診收縮壓<90mmHg、竇性心律<40bpm;
新發(fā)(或過去未發(fā)現的)左束支傳導阻滯、雙分支傳導阻滯伴一度房室傳導阻滯、Brugada心電圖波形、急性缺血型心電圖、(新發(fā))非竇性心律、雙分支傳導阻滯、QT間期延長;
7.暈厥低危患者的低風險因素如下:
年齡<40歲;
站立位暈厥、仰臥位轉為站立位發(fā)生暈厥、坐位暈厥、暈厥前惡心嘔吐、暈厥前發(fā)熱感、情緒刺激的暈厥、疼痛刺激的暈厥、咳嗽引發(fā)暈厥、排便排尿引發(fā)暈厥;
與當前情況相同特征引起的暈厥病時延長;
8.暈厥中等風險患者特征如下:
低危特征存在并發(fā)癥;
不存在并發(fā)癥,但暈厥存在一些令人不安的特征;
無存在低危特征,也不存在高危特征;
9.中高?;颊邞艏痹\治療,低危患者在后續(xù)檢查后可入門診治療。
10.若存在下述陽性體征,應考慮監(jiān)測患者病情:
心率停頓超過3秒;
室性心動過速;
高度房室傳導阻滯;
心動過緩<30bpm;
心動過緩<50bpm,伴臨床癥狀;
心動過速>120bpm,伴臨床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