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管癌術后復發(fā)
【病例介紹】患者女性,59歲。主因“右上腹不適1月”入院。
2010年8月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右上腹腹脹不適,伴左肩牽涉痛,不伴腹痛,未予重視。8月24日出現(xiàn)發(fā)熱,體溫最高至39.3℃,腹脹明顯,無咳嗽、咳痰,無腹瀉,無尿頻、尿急、尿痛等其他感染癥狀。外院血常規(guī):白細胞13.1?109/L,中性粒細胞83.1%。血淀粉酶80U/L,尿淀粉酶160U/L。彩超:肝內外膽管擴張。給予抗炎治療后體溫平,腹脹癥狀有所好轉。8月28日患者至我院就診。完善實驗室檢查(表),腫瘤標志物:糖類抗原(CA)19917.5U/ml(正常值<37U/ml);癌胚抗原(CEA)1.2ng/ml(正常值<5ng/ml)。腹部彩超:膽總管下段實質占位,考慮惡性腫瘤(MT)可能;肝內外膽管擴張。上腹部增強CT:膽總管下端MT(圖1)。
圖1患者術前檢查及術后復查上腹部CT結果
【入院診斷】
膽總管下端占位,原因待查。診治經(jīng)過2010年手術
9月7日于我院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術后病理:(胰十二指腸)膽總管乳頭狀腺癌,分化Ⅱ級,侵及膽總管壁全層至胰腺漿膜面,癌組織侵犯胰腺大神經(jīng)束;胃、十二指腸及胰切緣均未見癌累及。膽總管切緣部分黏膜上皮輕度異型增生。檢出膽總管淋巴結1枚,胰周淋巴結13枚,大彎側淋巴結2枚,均未見癌轉移。
患者術后未行放化療,按時隨訪。
2013年~2014年病情進展、放療、化療
2013年11月8日復查肝功能(表),腫瘤標志物:CA19925.8U/ml;CEA1.1ng/ml。
11月9日復查CT(圖1):膽管MT術后,肝門區(qū)軟組織強化灶伴肝內膽管擴張,復發(fā)可能。
11月14日正電子發(fā)射體層攝影(PET)-CT檢查(圖2):膽管MT術后病例。
①肝門區(qū)MT復發(fā)伴肝內膽管擴張,肝門區(qū)及胰頭區(qū)淋巴結轉移。
②左側乳腺內上象限不伴糖代謝異常增高結節(jié),考慮良性病變;雙乳多發(fā)鈣化灶。
③甲狀腺雙葉下極低密度灶伴鈣化。
④雙側基底節(jié)區(qū)腔梗。
圖2患者2013年11月14日復查PET-CT結果
11月21日~12月25日于我科行螺旋斷層(TOMO)放療,復發(fā)灶及轉移淋巴結DT5500cGy/25Fx;淋巴引流區(qū)4500cGy/25Fx。放療中復查肝功能(下表)。
2014年1月7日開始行4個療程GEMOX方案(吉西他濱聯(lián)合奧沙利鉑)化療,3周/療程,末次化療時間為2014年3月24日。
【2014年隨訪】
化療結束后患者定期隨訪。
8月1日復查磁共振成像(MRI)(圖3):膽總管MT術后,肝門區(qū)膽管管壁局部增厚,管腔稍狹窄,增強掃描不均勻強化,肝內近肝門區(qū)膽管輕度擴張;鄰近肝門周圍肝實質見條片狀異常信號灶,呈T1稍低信號,T2稍高信號,邊界不清,動態(tài)增強后呈持續(xù)不均勻明顯強化;其余肝實質未見明顯異常;肝內血管未見異常;殘留胰腺未見明顯異常信號灶及強化影,胰管略擴張;右腎見直徑約5mm小囊狀無強化灶;脾臟、左腎未見明顯異常;腹膜后未見明顯腫大淋巴結影,腹腔未見明顯積液。
圖3患者2014年8月1日復查MRI結果
患者目前病情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