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改變生活點滴防治膽石癥(一)
膽囊結石的全球發(fā)病率約為10%,膽囊結石一旦發(fā)生,不但可引起膽囊炎,而且還有癌變風險。因此,該怎么面對膽結石?不管它還是積極治?吃藥還是手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都是值得探討的話題。本期周末講壇我們請湖南省人民醫(yī)院肝膽外科的專家們?yōu)榇蠹乙灰唤獯稹?
?
膽結石會找上哪些人
我們的肝臟每天會生產800ml~1000ml的膽汁,這些膽汁通過膽管被送到膽囊中儲存并濃縮。在人們開始進食3分鐘~5分鐘后,膽囊便會自動收縮,將膽汁排入胃下面的十二指腸中。膽汁可以將脂肪分解為更加細微的顆粒,便于吸收,同時它還可以幫助人們吸收脂溶性維生素。
膽囊是呈梨形的袋狀器官,里面裝滿了金黃色的膽汁。膽囊長7cm~10cm,直徑3cm~5cm。和肝臟一樣,膽囊也是一個重要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儲存、濃縮、排泄(收縮)、分泌膽汁的功能,所以也被稱為“膽汁的倉庫”。而這個倉庫中出現(xiàn)的結石就是大名鼎鼎的膽結石。
?
“昂貴”的早餐
晚間睡眠時由于沒有食物刺激,膽囊不會排出膽汁,過夜的膽汁中大量的水分被膽囊吸收,已經達到“超濃縮”狀態(tài)。此時如果沒有按時吃早餐,無法排出的膽汁只能進一步濃縮,就像海水經過暴曬、濃縮可以析出鹽粒一樣,膽汁中的膽固醇和無機鹽也會慢慢析出形成一些小的結晶。這些小結晶如果留在膽囊內,長年累月,像滾雪球一樣逐步增大,最后形成大的膽囊結石。
婦女之“友”
女性罹患膽結石的機會明顯高于男性,男女比例可達1.5∶1~2∶1,這與女性的生理特點及生活習慣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如妊娠、雌激素水平高、活動少等。
重口味會“惹禍”
有研究表明,長期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以及肥胖的人群,患膽囊結石概率是普通人的3倍。原因是正常狀態(tài)下膽汁中的膽固醇、膽汁酸、卵磷脂處于平衡狀態(tài)。當人體攝入大量高膽固醇飲食時,膽汁中的膽固醇含量也隨之增加,內部的平衡被打破,這種富含膽固醇的膽汁容易產生結晶,然后逐步沉積,產生結石。大量攝入含糖飲料、過甜飲食或常食用精致的大米、面粉等,會增加肝臟膽固醇合成,或改變脂蛋白代謝致膽汁成分改變,也會增加膽結石形成的危險。
在一家人中“扎堆”
膽囊結石的形成與飲食密切相關,一家人在一個鍋里吃飯,飲食習慣相同,膽結石也會同步出現(xiàn)。還有科學家認為,以膽固醇結石為主的膽結石存在一定的遺傳傾向,攜帶這種遺傳基因的人群比普通人更容易患膽石癥。
人到中年要防石
40歲以上的中年人食欲沒有年輕人那么旺盛,因為工作繁忙,常三餐沒有規(guī)律,對膽囊缺乏定時和有效的收縮刺激,會導致膽汁淤滯。同時由于營養(yǎng)過剩、運動不足,使得許多中年人開始發(fā)福,肥胖也是中年人患上膽石癥的重要原因。再者,中年人的機體免疫力不如年輕人,抗病能力也有所減弱,膽囊內層的黏膜受濃膽汁的刺激和損害比年輕人要大。
兒童也會患膽石癥
近些年,臨床上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兒童膽結石患者,讓很多家長難以理解。其實,兒童進食葷食、精制食品過多,不愛喝水,加上學習緊張,活動時間又相對比較少,使得血液中膽固醇濃度也相應增高,膽囊內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也隨之升高,容易促發(fā)膽結石的形成,尤其是體重超標和肥胖的兒童,罹患膽結石的危險會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