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早期癥狀
糖尿病足早期癥狀是由于糖尿病人的高血糖癥狀造成患者下肢供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糖尿病足患者膝以下遠段小血管更易受累,直接影響足部血液供給,導致缺血壞疽的發(fā)生。糖尿病足的危害很大,預防糖尿病足是有效的減少糖尿病足危害的手段。對糖尿病足要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那么糖尿病足早期癥狀的表現(xiàn)有什么呢?糖尿病肢體血管疾病主要是糖尿病性動脈硬化閉塞癥,病理生理變化是由于代謝紊亂,血液高糖、高粘度狀態(tài)引起的微血管和大中小血管的病變以及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障礙。其后期由于缺血、創(chuàng)傷和感染因素,常導致肢體嚴重的壞疽而使許多患者喪失肢體。這幾方面共同引起從頭至足,無處不在。血管病變多累及下肢的小動脈,究其原因,未能解決下肢遠端的血供,足部組織仍然處于負營養(yǎng)狀態(tài),不能滿足足部組織的正常新陳代謝。糖尿病足早期癥狀主要有:足部的一般表現(xiàn):由于神經病變,患肢皮膚干而無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覺遲鈍或喪失,呈襪套樣改變,腳踩棉絮感;因肢端營養(yǎng)不良,肌肉萎縮,屈肌和伸肌失去正常的牽引張力平衡,使骨頭下陷造成趾間關節(jié)彎曲,形成弓形足、槌狀趾、雞爪趾等足部畸形。當病人的骨關節(jié)及周圍軟組織發(fā)生勞損時,病人繼續(xù)行走易致骨關節(jié)及韌帶損傷,引起多發(fā)性骨折及韌帶破裂,形成夏科關節(jié)(Charcot)。X線檢查多有骨質破壞,有的小骨碎片脫離骨膜造成死骨影響壞疽愈合。缺血的主要表現(xiàn):常見皮膚營養(yǎng)不良肌肉萎縮,皮膚干燥彈性差,靠毛脫離,皮溫下降,有色素沉著,肢端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血管狹窄處可聞血管雜音。最典型的癥狀是間歇性跛行,休息痛,下蹲起立困難。當病人患肢皮膚有破損或自發(fā)性起水泡后被感染,形成潰瘍、壞疽或壞死。糖尿病足潰瘍可按照病變性質分為神經性潰瘍、缺血性潰瘍和混合性潰瘍。神經性潰瘍:神經病變在病因上起主要作用,血液循環(huán)良好。這種足通常是溫暖的,麻木的,干燥的,痛覺不明顯,足部動脈波動良好。并有神經病變的足可有兩種后果:神經性潰瘍(主要發(fā)生在足底)和神經性關節(jié)病(Charcot關節(jié))。單純缺血所致的足潰瘍,無神經病變,則很少見。神經-缺血性潰瘍這些患者同時有周圍神經病變和周圍血管病變。足背動脈波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