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點失眠小知識吧
五臟之病,皆能令人不寐。其中有虛實之分,寒熱之辨也。余用苦味之藥,如黃連、黃芩、梔子等,用以清心火上炎,使之下降,而與腎水相交,所謂合和陰陽之法也。仲景在《傷寒論》中云:“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雞子黃湯主之”。余宗其義,臨床凡見心煩尤以夜晚為甚,而失眠不寐者,則以苦寒之藥,先折其心火上炎之勢,每使煩擾不睡之證,貼然而安,伏枕即眠矣。然火盛則能動濕生痰,若痰熱上擾,而見心煩失眠,頭暈,泛惡作嘔,喉間多痰,心驚膽怕不知其然。切其脈滑數(shù)流利如珠,舌紅苔厚膩者,則用黃連溫膽湯:黃連、半夏、竹茹、枳實、陳皮、生姜、茯苓、炙甘草。服至三、五劑后便能奏效。夫?qū)嵒鹂蔀a,可以用直折之法。如果火郁氣結(jié),心煩懊憹,胸中窒塞不暢,在床上翻覆顛倒而不得眠的,則須用梔子豉湯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