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小兒腎積水
我院泌尿外科最近收治一名急診七歲女童,自己摔倒后出現腰腹部疼痛1天入院。CT提示右腎盂輸尿管擴張積水,右腎周大量積血積液,考慮右腎破裂出血?;純喝朐簳r高熱,體溫達40℃,伴腹膜炎體征及肉眼血尿。入院后診斷為右側先天性腎盂輸尿管狹窄(UPJO)伴右腎破裂出血、大量尿外滲、急性腹膜炎。患兒病情危重,如不及時有效治療,不但右腎不能保留,甚至有生命危險。經科內緊急討論,如開腹探查則切腎的可能性很大,最后決定實施更為穩(wěn)妥的經皮腎內外引流。由李忠主任主刀操作,急診行B超引導下右側經皮腎鏡穿刺造瘺術。由于患兒瘦小、可操作空間有限,稍有不慎會造成繼發(fā)性腎出血,手術風險極大,在劉利輝主治醫(yī)師的密切配合下,手術在半小時內順利完成。術后患兒生命體征平穩(wěn),術后第二天體溫恢復正常、腹膜炎體征消失。術后第5天復查CT右腎周血腫積液消退。泌尿外科李忠主任表示,UPJO為小兒泌尿外科常見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腎積水,導致腎皮質變薄,因小兒皮下脂肪少,肌肉薄弱,如腰腹部或腰背部受到暴力沖擊或跌倒與硬物碰撞,可導致患腎破裂,臨床上常予以手術切除患腎治療,以避免急性感染、出血性休克導致患兒生命體征進一步惡化,以保護患兒生命。因年齡、生長發(fā)育、腎臟結構及手術耐受能力等因素,小兒經皮腎鏡手術較成人手術難度高,目前多限于復雜腎結石的治療。我可對該患兒實施B超引導下經皮腎鏡手術,不但保留住了患兒腎臟,降低了患兒感染性休克發(fā)生的危險,也為下一步手術治療奠定了基礎。這表明B超引導下經皮腎鏡手術的開展,不僅可以治療腎結石及輸尿管上段結石,更可以為腎臟及輸尿管急性病變提供診斷治療依據及保障。同時李忠主任提醒大家,小兒UPJO為多發(fā)常見病,其中約90%為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多數產前B超檢查可發(fā)現腎集合系統擴張而提示該病的可能,但因發(fā)病早期多無癥狀,病程進展較慢,常被患兒父母忽略。我們提醒未成年人也應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如果嬰幼兒期發(fā)現輕度腎積水,家長不必著急,部分患兒隨著生長發(fā)育可自行緩解,但不能忽視不理,應定期B超檢查了解有無積水加重,必要時手術治療;而中重度積水患兒則應盡早手術治療,以減低出現感染性膿腎、腎破裂出血、腎性高血壓及腎臟功能損害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