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酸?代酸?
動(dòng)脈血?dú)夥治鋈椒ǎ?簡單地講,三步法包括:第一步,病人是否存在酸中毒或堿中毒?第二步,酸/堿中毒是呼吸性還是代謝性?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酸/堿中毒,是單純呼吸因素,還是存在代謝成分?
具體方法如下:
第一步,看PH值,正常值為7.4±0.05。PH≤7.35為酸中毒,PH≥7.45為堿中毒。
第二步,看PH值和PCO2改變的方向。同向改變(PCO2增加,PH值也升高,反之亦然)為代謝性,異向改變?yōu)楹粑浴?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的,再看PH值和PCO2改變的比例。正常PCO2為40±5mmHg,單純呼吸性酸/堿中毒,PCO2每改變10mmHg,則PH值反方向改變0.08±0.02。例如,如果PCO2是30mmHg(降低10mmHg),那么PH值應(yīng)該是7.48(增加0.08);如果PCO2為60mmHg(增加20mmHg),則PH值應(yīng)為7.24(降低2×0.08)。
如果不符合這一比例,表明還存在第二種因素,即代謝因素。這時(shí),第三步就應(yīng)比較理論上的PH值與實(shí)際PH值,如果實(shí)際PH值低于理論P(yáng)H值,說明同時(shí)存在有代謝性酸中毒,反之,如果實(shí)際PH值高于理論P(yáng)H值,則說明同時(shí)有代謝性堿中毒。需注意,根據(jù)公式推算出來的PH值,可以有±0.02的波動(dòng)。
實(shí)例
例1:病人的PH值為7.58,PCO2為20mmHg,PO2為110mmHg。
分析:
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為堿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異向改變,表明為呼吸性。
第三步,PCO2降低20mmHg,PH值應(yīng)升高2×0.08(±0.02)即為7.56±0.02,與實(shí)際PH值相符,因此該病人為單純性呼吸性堿中毒。
結(jié)論:此病人為單純性呼吸性堿中毒。
例2:病人的PH值為7.16,PCO2為70mmHg,PO2為80mmHg。
分析:
第一步,PH值小于7.35,提示為酸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異向改變,表明為呼吸性。
第三步,PCO2增加30mmHg,PH值應(yīng)降低3×0.08(±0.02)即為7.16±0.02,而該病人的實(shí)際PH值恰好為7.16。
結(jié)論:此病人為單純性呼吸性酸中毒。
例3:病人的PH值為7.50,PCO2為50mmHg,PO2為100mmHg。
分析:
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為堿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同向改變,表明為代謝性。
第三步,不用,因該病人不是呼吸性酸堿平衡失調(diào)。
結(jié)論:此病人為代謝性堿中毒。
動(dòng)脈血氧分壓
PaO2
10.6~13.3KPa(80~100mmHg)
<10.6 KPa(80mmHg);缺氧
判斷肌體是否缺氧及程度
<60 mmHg(8KPa):呼吸衰竭
<40 mmHg:重度缺氧
<20 mmHg:生命難以維持
動(dòng)脈血二氧化碳分壓
PaCO2
4.67~6.0KPa (35~45mmHg)
1.結(jié)合PaO2判斷呼吸衰竭的類型和程度:
PaO2<60
mmHg,PaCO2<35 mmHg:Ⅰ型呼吸衰竭
PaO2<60 mmHg,PaCO2>50 mmHg:Ⅱ型呼吸衰竭
2.
判斷有否有呼吸性酸堿平衡失調(diào)
PaCO2>6.67 KPa(50 mmHg):呼吸性酸中毒
PaCO2<4.67 KPa(35
mmHg):呼吸性堿中毒
3. 判斷有否有代謝性酸堿平衡失調(diào)
代謝性酸中毒:PaCO2↓,可減至10
mmHg
代謝性堿中毒:PaCO2↑,可升至55mmHg
4.判斷肺泡通氣狀態(tài)
二氧化碳產(chǎn)生量(VCo2)不變
PaCO2↑肺泡通氣不足
PaCO2↓肺泡通氣過度
動(dòng)脈血氧飽和度
SaO2
95℅~98℅
血液酸堿度
pH
7.35~7.45
<7.35: 失代謝酸中毒(酸血癥)
>7.45:失代謝堿中毒(堿血癥)
碳酸氫根
(HCO3-)
實(shí)際碳酸氫根
AB
22~27
mmol∕L
呼吸性酸中毒:HCO3-↑,AB>SB
呼吸性堿中毒:HCO3-↓,AB<SB
代謝性酸中毒:HCO3-↓,AB=SB<正常值
代謝性堿中毒:HCO3-↑,AB=SB>正常值
標(biāo)準(zhǔn)碳酸氫根
SB
是動(dòng)脈血在38℃、PaCO25.33KPa
SaO2100℅條件下,所測(cè)的HCO3-含量。AB=SB
全血緩沖堿
BB
是血液(全血或血漿)中一切具有緩沖作用的堿(負(fù)離子)的總和
45~55mmol∕L
代謝性酸中毒:BB ↓,
代謝性堿中毒:BB ↑
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
CO2CP
22~31 mmol∕L
臨床意義與SB相同
剩余堿
BE
±2.3mmol∕L
臨床意義與SB相同
BE為正值時(shí),緩沖堿(BB) ↑
BE為負(fù)值時(shí),緩沖堿(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