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RPR的幾點疑惑解釋!
RPR試驗檢查的是人體內的反應素。目前對反應素的來源尚有爭議。多數(shù)人認為它是人體感染梅毒螺旋體后組織受到破壞裂解出來的一種類脂成分,這種成分與梅毒螺旋體的蛋白質結合,成為抗原,刺激機體產(chǎn)生抗類脂質抗體即反應素。梅毒螺旋體破壞組織可使機體產(chǎn)生反應素,而其他破壞機體的過程也可產(chǎn)生反應素,所以梅毒患者RPR試驗陽性,但RPR陽性者并不一定都是梅毒。人體某些生理狀態(tài),如懷孕、年老,或患有其他一些疾病時,RPR可以出現(xiàn)假陽性;人得了急性傳染病,如風疹、水痘、病毒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結核、肺炎、鉤端螺旋體病、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疾病時,RPR也可以呈陽性;許多慢性病,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性心臟病、麻風病、肝硬化、結節(jié)性多動脈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干燥綜合征、慢性腎炎和海洛因成癮等,RPR還可呈陽性。因此,不能單獨根據(jù)RPR陽性診斷梅毒,而應對患者進行全面檢查,并密切隨訪。
此外,RPR試驗的操作也有較多的技術要求,一些小醫(yī)院、小診所可能達不到要求而影響檢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