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內寶寶睡姿要注意
“趴著睡”是嬰兒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據介紹,包括澳洲及愛爾蘭等國家研究均指出,趴著睡是嬰兒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多發(fā)生在出生1—6個月的嬰兒身上。為什么趴著睡會導致嬰兒死亡?兒科專家推測,趴著睡會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加,導致部分嬰兒的神經反應不佳,趴著睡時無法對環(huán)境的改變作出反應,因而造成窒息或猝死。
4個月以下的嬰兒,不要讓他們出現趴著睡的情況。因為4個月以下的嬰兒,神經系統尚未成熟,脖子還很柔軟,在趴著睡的時候,有棉被等遮住口鼻,往往無法移除或是翻身,很可能因此窒息。
類似悲劇發(fā)生不止一次!
2015年4月,武漢年輕媽媽周女士做家務,讓出生僅66天的兒子趴著睡,不料1個多小時后再看時,孩子的臉完全埋在枕頭里窒息死亡。
醫(yī)生提醒:一歲以內的寶寶可以仰臥、側臥、俯臥3種姿勢交替睡;但當旁邊沒人照顧時最好選擇仰臥睡姿。醫(yī)生解釋,當嬰兒趴著睡時,若床、枕頭等物品太軟,極易造成寶寶口鼻陷入造成呼吸不暢,嚴重甚至導致生命危險。另外,寶寶俯臥睡眠姿勢對心、肺、胃腸及膀胱等臟腑器官的壓迫較重。
優(yōu)質的睡眠,是成長的關鍵,適當的睡姿,是睡眠的絕佳保障。仰睡、趴睡、側睡哪種更健康?
仰睡
這種睡眠姿勢可以使全身肌肉放松,對寶寶的心、肺、胃腸和膀胱等全身各臟腑器官最不易造成壓迫,但它也可能使得已經放松的舌根后墜,所以也有阻塞呼吸道的疑慮。
【優(yōu)點】
1.身體無壓迫感,自然、健康。
2.較不易被棉被等外物遮掩住口鼻而導致窒息:安全性高。
3.父母可一目了然寶寶的睡眠狀態(tài)。
【缺點】
1、對新生兒來說,若有打呼現象呼吸會感覺較費力。
2、新生兒溢奶時容易回流、阻塞口鼻,嚴重者導致吸入性肺炎。
3、頭型容易睡扁,亦可能影響臉型。
4、喂奶后,不要馬上讓寶寶(尤其新生兒)平躺睡覺,可先右側睡。
趴睡
這種睡眠姿勢對心、肺、胃腸及膀胱等臟腑器官的壓迫較重。若心肺功能不佳,如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喘鳴,或有肺炎、感冒咳嗽、痰多,以及扁桃腺特別腫大、發(fā)炎的寶寶,不適合趴睡。
其次,某些腹脹的寶寶也絕對不可以讓他趴著睡,例如:先天肥大性幽門狹窄、十二指腸阻塞、先天性巨結腸癥、胎便阻塞、壞死性腸炎、腸套迭或其它如腹水、血液腫瘤、腎臟疾病及腹部腫塊等。
【優(yōu)點】
1.較不易溢奶,有助腹脹氣的寶寶排氣。
2.胸口緊靠著床被,寶寶較有安全感,不會驚嚇易熟睡。
3.頭型、臉型較修長。
【缺點】
1.對于較小的寶寶(尤其新生兒)若有異物阻塞口鼻,恐無力掙扎。
2.有較多寶寶猝死的案例發(fā)生。
3.父母不易觀察到寶寶是否有異狀。
嬰兒有這些情況別趴睡
1.新生兒臍帶未掉落前不要趴睡。
2.未滿月前的寶寶因為還不會將頭轉到另一邊,故不建議采此睡姿。
3.床或枕頭不宜太軟,寶寶口鼻可能陷入而影響呼吸。
4.不要讓寶寶穿前面扣子很突出的衣服睡。
5.剛喝完奶可先采右側躺片刻,之后再讓寶寶趴睡。
6.枕頭建議選購能真正透氣的趴睡枕。
7.感冒或生病時最好不要讓寶寶趴睡。
8.若發(fā)現寶寶經常睡同一邊,父母就要輔助換邊,否則一樣有頭型偏的問題。
側睡
側睡,分左側睡及右側睡,是目前最多專家建議父母給寶寶實行的睡眠姿勢。
這種睡眠姿勢對寶寶各重要器官無過分壓迫,也利于肌肉放松。若新生兒有溢奶情形并不致于噎入氣管,所以剛吃過奶已睡著的寶寶,最好讓他側睡。
另外,有呼吸道及心臟問題,或扁桃腺特別腫大、發(fā)炎的寶寶皆可采側睡,有幫助排痰的功用。
【優(yōu)點】
1.右側睡有助消化。
2.寶寶呼吸較順暢。
3.可減少溢奶或嘔吐時被嗆到。
【缺點】
1.不易長時間維持此姿勢。
2.對于還不會翻身的寶寶,父母要經常協助變換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