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與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打鼾是氣流通過狹窄的氣道所發(fā)出來的聲音(俗稱呼嚕),人們往往認為打鼾是睡得香、睡得甜,其實相當一部分打鼾患者是一種疾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是指每晚7小時睡眠中,呼吸暫停反復發(fā)作30次以上或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AHI)≥5次/小時。呼吸暫停是指睡眠過程中鼻呼吸氣流完全停止10秒以上:低通氣是指睡眠過程中呼吸氣流強度(幅度)較基礎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有血氧飽和度較基礎水平下降≥4%;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指每小時睡眠時間內(nèi)呼吸暫停加上低通氣的次數(shù)。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分為中樞性、阻塞型和混合型,以阻塞型為主。臨床表現(xiàn):(1)打鼾。(2)呼吸暫停。(3)憋醒。(4)嗜睡。(5)頭暈、乏力,精神行為異常。(6)晨起頭痛。(7)個性變化。煩躁、易激動、焦慮等。(8)性功能減退。(9)全身器官損害表現(xiàn)。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呼吸衰竭、缺血性和出血性腦血管病、糖尿病。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治療。
(1)一般治療:減肥,控制飲食、跑步、藥物服用;體位改變:側(cè)位睡眠、抬高床頭;戒煙酒、避免服用鎮(zhèn)靜藥。
(2)器械治療:
經(jīng)鼻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治療,經(jīng)鼻向氣道內(nèi)持續(xù)正壓送氣,可使患者的功能殘氣量增加,減低上氣道阻力,通過刺激氣道感受器增加上氣道張力,從而防止睡眠時上氣道塌陷,可以有效地消除夜間打鼾,改善睡眠結構,也改善白天嗜睡、頭痛、頭暈及記憶力減退等表現(xiàn);
雙水平氣通正壓通氣治療:使用鼻(面)罩呼吸機時,在吸氣和呼氣時,送氣壓力較高,而自然呼氣時,送氣壓力較低,因而既保持上氣道開放,又更符合呼吸生理過程,增加了治療依從性。
(3)手術治療:
鼻手術,對鼻中隔彎曲、鼻甲肥大、鼻息肉等,可相應地采用鼻中隔矯正術、鼻息肉摘除術、鼻甲切除術等;
懸雍垂軟腭咽成形術:是目前最常用的手術方法,適用于口咽部狹窄的患者,并發(fā)癥有術后出血、鼻腔反流感染等,短期療效尚好,手術后復發(fā)較常見(50%—70%),值得注意的是,術后鼾聲消失并不意味著呼吸暫停和低氧血癥的改善,無鼾聲的呼吸暫停更危險;
正頜手術等:包括下頜前移術、舌骨肌肉切斷懸吊術、雙頜前移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