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COPD與腦血管病
慢阻肺COPD與腦血管病肺的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腦的耗氧量占體內總氧量的20%。
肺功能損傷影響腦的結構和功能,尤其是老年人更為明顯。
在世界范圍內,慢阻肺是第三大主要死亡因素,慢阻肺病人中風和認知功能障礙更常見。
腦小血管病
腦小血管病指的是影響腦小動脈、細動脈、小靜脈和毛細血管的病理過程,在老年人中常見。肺功能受損的老年患者,腦白質減少,腦白質損傷,腦梗死及腦微出血發(fā)病率高。
中風(卒中)
中風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神經學病變之一。自2010年以來,中風成為全球第二大主要死因。肺功能受損與中風和中風相關的死亡率相關。
認知功能障礙(癡呆)
腦微血管損傷或腦小血管病變與中風和認知損傷有關。認知功能減弱在慢阻肺病例中極為普遍,從10%到49%不等。認知功能損傷的發(fā)病率與慢阻肺的嚴重程度有關,從伴輕度低氧血癥的慢阻肺病人27%的發(fā)病率到嚴重低氧血癥病人62%的發(fā)病率。
衰老、吸煙和遺傳易感性是腦部和肺部疾病的共同危險因素。
吸煙在認知功能障礙中是一種獨立風險因素。由于慢性一氧化碳水平升高所致氧合血紅蛋白解離曲線左移,吸煙可以使腦缺氧惡化。這些患者可能特別傾向有持續(xù)增高的腦血管疾病風險。
共同的遺傳因素使患者傾向于患慢阻肺和腦疾病。老年人中大多數呼吸和神經系統(tǒng)疾病具有復雜性并涉及許多因素的相互影響,包括遺傳易感性,因衰老而致的儲備功能下降和累積的暴露于環(huán)境的因素如吸煙,空氣污染,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
慢阻肺誘發(fā)的風險因素:缺氧,氧化應激,全身性炎癥或者血管病變。在慢阻肺患者中,由于進行性通氣限制和肺氣腫以及慢性低級系統(tǒng)性炎癥所致的缺氧可能引起血管壁的改變,導致內皮功能損傷,動脈硬化和動脈粥樣化,以及血管反應性損傷。
慢阻肺患者腦血管病的影響
通過軀體某一部分的功能喪失或殘疾(例如:偏癱,感覺喪失,吞咽困難或失語)可清晰地觀察到腦損害對臨床中風幸存者生活質量的影響。肺功能降低與中風風險增加及中風相關的死亡率有關,但是,即使在中風幸存者中,由于與中風或中央橫膈膜損害有關的呼吸肌衰弱,肺功能通常受到影響。
治療變得復雜
一些影響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藥物(像阿片類,麻醉劑,鎮(zhèn)靜劑)可能反過來導致肺損傷或呼吸抑制。特別是老年人由于復方用藥以及超過腎清除率的藥物劑量,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的風險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