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后分支傳導阻滯(左后半分支傳導阻滯,左后半分支阻滯,左后半阻滯,左后束支阻滯)
左后分支傳導阻滯(leftposteriorhemiblock,LPH)又稱左后半阻滯。左后分支阻滯本身無明顯癥狀,如其合并右束支阻滯,則會出現(xiàn)暈厥、抽搐等。
特發(fā)性心室顫動(特發(fā)性心室纖維性顫動,無器質性心臟病的心律失常死亡,心律失常性猝死綜合征,原發(fā)性心電疾病,自發(fā)心室顫動,自發(fā)心室纖維性顫動)
特發(fā)性心室顫動(idiopathic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IVF)又稱原發(fā)性心電疾病(primary electrical disease)、無器質性心臟病的心律失常死亡(arrhythmic death wi
藥物性心肌病(藥物性心肌癥,藥源性心肌病)
廣義而論,凡由于藥物直接或間接的心肌毒性所導致的心臟病變,無論是因藥物對心肌電生理的影響而引起的心肌除極和復極的異?;蚋鞣N心律失常,或心肌的收縮性因藥物的毒性作用而受到抑制,進而誘發(fā)或加重的心力衰竭,或因對某種藥物過敏而導致心肌炎、心包炎,
老年人室性心動過速(老年室性心動過速)
室性心動過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是指發(fā)生在希氏束分叉以下的束支、心肌傳導纖維、心室肌的快速性心律失常,Wellens將其定義為:頻率超過100次/min,連續(xù)3個或3個以上的自發(fā)性室性電除極活動,包括單形
左心發(fā)育不良(左心發(fā)育不良綜合征)
左心發(fā)育不良是一種少見而復雜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發(fā)病率約為1~27/10萬,占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1.4%左右。這類畸形的共同點為左心循環(huán)在某部有狹窄或閉鎖,而使左房、肺靜脈及肺動脈擴張和壓力增高,于是右室的血流增加,必須伴有動脈導管才能生存
老年人變異型心絞痛(老年變異型心絞痛,老年人變異性心絞痛)
變異型心絞痛為自發(fā)性心絞痛的一種。1959年,Prinzmetal等將冠狀動脈痙攣引起的缺血性心絞痛命名為“變異性心絞痛”,指出此心絞痛的發(fā)作與活動無關,疼痛發(fā)生在安靜時,發(fā)作時ST段抬高,發(fā)作過后ST段下降,不出現(xiàn)病理Q波。疼痛主要由于冠
小兒動脈導管未閉(小兒開放性動脈導管)
動脈導管未閉(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動脈導管在出生后未閉合而持續(xù)開放的病理狀態(tài)。動脈導管是由第6對支氣管動脈弓遠端演化而成。在胎兒循環(huán)時,它將大部分右室入肺動脈的血流導入降主動脈送往胎盤進行氧合。出生后
右室心肌梗死(右室梗死,右室心肌梗塞)
右室心肌梗死(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infarction,RVMI)一般是由右冠狀動脈主干閉塞所致,往往在臨床上同時合并有下壁或后下壁心肌梗死。
心室撲動和心室顫動(心室撲動和心室纖維性顫動)
心室撲動持續(xù)的時間常很短,很快轉為心室顫動,故心室撲動是心室顫動的前驅。心室撲動是室性心動過速和心室顫動之間的過渡型,也可與心室顫動先后或摻雜出現(xiàn)。
肺動脈口狹窄
肺動脈口狹窄指右心室漏斗部、肺動脈瓣或肺動脈總干及其分支等處的狹窄,它可單獨存在或作為其他心、臟畸形的組成部分如法樂四聯(lián)癥等。其發(fā)病率約占先天性心臟病的10%左右,肺動脈口狹窄以肺動脈瓣狹窄最為常見,約占90%,其次為漏斗部狹窄,脈動脈干及
- 老年人預防心腦血管病用什么藥老年人需要預防一些心腦血管疾病,比如預防冠心病、腦梗塞、腦出血等等,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需要服用一些藥物去對癥治療。如果預防心腦血管出現(xiàn)栓塞,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或者氫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他汀調脂藥物穩(wěn)定斑塊
- 心肌擴張是什么原因導致出現(xiàn)了心肌擴張,需要及時給予相應的治療。心肌擴張往往是由于一些心臟疾病所導致的,例如高血性心臟病,擴張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風濕性心臟病等都會導致心肌擴張,需要針對引起心肌擴張的原發(fā)病去進行治療。患
- 急性心梗癥狀有哪些征兆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血管內科一種比較高危的疾病?;颊咴诎l(fā)病前一周或數(shù)天之內可能會有一些征兆,有的患者會出現(xiàn)第一次發(fā)作的胸痛,在活動時加重。這可能是初發(fā)勞力型心絞痛,往往提示冠狀動脈內出現(xiàn)了不穩(wěn)定的斑塊所導